平潭網5月28日訊(記者林霞)5月24日,海關總署正式下發《關于執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新的監管要求有關事宜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“《通知》”),對網購保稅模式和直購模式提出新的監管要求,全面敲定了有關新政過渡期政策的執行細節,過渡期為一年。
《通知》明確,過渡期內,在平潭、天津、上海、杭州、寧波、鄭州、廣州、深圳、重慶和福州10個試點城市,繼續按照稅收新政實施前的監管要求進行監管,即“一線”進區時暫不驗核通關單,暫不執行“正面清單”備注中關于化妝品、嬰幼兒配方奶粉、醫療器械、特殊食品(包括保健食品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)的首次進口許可證、注冊或備案要求。 《通知》提到,在過渡期內,直購模式同樣可暫不執行“正面清單”備注中有關化妝品、配方奶粉等的首次進口許可證、備案等要求。
《通知》規定,新的監管要求過渡期為1年,截止期為2017年5月11日(含11日)。 《通知》的出臺,如一場“及時雨”,破解了令我區電商企業長達一個多月的窘境。今年4月7日和15日,財政部先后發布兩批《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》(以下簡稱“正面清單”),令我區跨境電商隨之陷入尷尬的局面。
據了解,該正面清單要求“網購保稅商品‘一線’進區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”。據相關部門負責人分析,所謂的“通關單”也就是“入境貨物通關單制度”,屬于傳統一般貿易監管方式,貨物在入境時向檢驗檢疫部門申報時,除“檢疫”環節外,還需要提供相應的原產地證、衛生證、銷售許可、動植檢證、質檢報告等文件,審批流程長、復雜,無法滿足直接面向消費者服務的跨境電商對于時效的高要求。
如此一來,我區跨境電商業務短時間受到影響,電商企業需要在補全相關證書以及辦理相關手續后,才能順利開展業務。從今年3月底,我區陸續試點;(保健品、化妝品)跨境電商進口業務,“正面清單”的出現,令這項試點業務出現暫緩現象。與此同時,此前我區風生水起的保稅進口業務和直購進口業務也出現諸多壓力。
此次新政出臺,過渡期的出現令跨境電商行業“松綁”一年,給電商企業帶來新的生命力,令電商有更多的時間,辦理相關證書。但我區相關部門負責人明確表示,一年后“正面清單”必將實行。他提醒區內電商企業,務必要在過渡期內辦理商品的相關證書,盡快完成企業轉型,調整供應鏈模式和商品結構,以便來年“正面清單”再次“放出”后,能實現相對平穩地過渡。